设施 活力

计算性城市设计理念下的尝试:2020年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

研究背景

传统城市设计研究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手工分析和经验判读,难以进行精细化、人本化地发展。适时地引入新方法,已成为城市设计研究从描述性向解释性乃至预测性方向深入发展地迫切需要。

新城市科学(New Urban Science), 即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多源城市数据的涌现,运用量化分析与数据计算途径来研究城市的模式,正在迅速兴起。经过数年的涌现和积累,新数据和新技术对于城市形态研究的推动正逐步从基础数据的可视化展现,转变成分析研判 的深入支持,正在为空间形态特征的提取和基于空间的行为、感知和活动研究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分析研判。

在城市研究分析从传统人工判断向数字化量化分析转型地背景下,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了“2020上海城市设计挑战赛”。竞赛以陆家嘴中央绿地北侧和东侧的7个街坊,即世纪大道-陆家嘴环路-东园路-滨江大道-浦东南路-世纪大道-陆家嘴环路-银城中路围合区域共44.9公顷,为设计对象,要求参赛者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结合传统分析方法,分析商务区人群需求特征和建成环境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设计方案,并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设计。

研究框架

导向人群活动时空规律分析

结合实地调研与LBS数据,了解商务区主要人群(白领、游客和居民)的时空活动规律。

基地内主要步行路径模拟

根据服务供给点、服务需求点和服务需求权重,输出了用于模拟场地内人群获取公共服务的众多路径。

服务设施&时空活力总结

基于店铺服务水平、人口热力分布和店铺营业时长分析,从功能需求与服务供给匹配情况、活动需求与时空活力关联两个维度进行了总结。

虚拟现实+可视化SP+可穿戴生理传感器

基于VR沉浸式虚拟现实实验的主观选择数据和可穿戴生理传感器实验的皮电、肌电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街道空间变量水平量表。通过171 被试者参与相关实验,收集VR主观选择数据和传感器的客观数据,进行效能研判、设计引导与导向设计介入点的选择。

sDNA三维空间网络分析

测度改造前道路可达潜力,并且预测改造后道路可达潜力.

06-改造前后

多种智慧家具的系统整合

尝试设计并建造了一款真实的智慧座椅,集成传感器,wifi探针,电容等设备,可监测噪音状况、空气质量、街道人流量

智慧管理平台

实现基地内监测数据的集合与展示,为管理者提供依据为使用者做出指引。

更新机制

优秀项目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电子邮箱:yye@tongji.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508

友情链接/LINKS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实验教学中心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

cropped-cropped-logo1.png
公众号二维码